公告内容
阿勒泰地区生态环境局关于新疆华电青河**万千瓦风电项目***kV升压汇集站工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文件拟作出批复决定的公示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程序的有关规定,我局拟对以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作出批复决定。为保证此次审议工作的严肃性和公正性,现将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文件的基本情况予以公示。公示期为****年7月**日-8月4日(5个工作日)。
政务中心:****-2注册后查看4
通讯地址:阿勒泰市南区阿勒泰路**号地区生态环境局
项目名称 | 建设 地点 | 建设 单位 | 环评 单位 | 项目概况 | 主要环境影响及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
新疆华电青河**万千瓦风电项目***kV升压汇集站工程 | 项目位于阿勒泰地区青河县县城南部,距离青河县直线距离约***km,距阿勒泰市直线距离约***km,区域的海拔高程约****m左右,场地开阔,地势北部高、南部低。场址西侧有S***现有道路。站址中心地理坐标:E**°**′**.***″,N**°**′**.***″。 | 项目建设内容和规模:主体工程为新建1座***kV升压汇集站,分别为主变规划容量3×***MVA,本期建设2台***MVA的主变(选用三相三卷有载调压升压型变压器);规划***kV出线4回,本期建成双母线接线及1回出线;规划***kV出线6回,本期建设双母线接线及1回备用间隔;**kV出线按双受电断路器单母线分段接线设计,其中、I、V段母线每段规划6回出线,I、Ⅳ、Ⅵ段母线每段规划8回出线,共计**回,本期建成1、Ш段母线出线4回(4回至风电,2回预留),I段母线出线4回(3回至风电,1回至储能,4回预留),Ⅳ段母线出线5回(4回至风电,1回至储能,3回预留),共计建设**回出线;升压汇集站1#、2#主变**kV侧各配置1组(-**~+**)Mvar动态无功补偿装置(SVG)及1台**Mvar调相机,均具有站内和区域协调控制能力,响应时间不大于**ms。辅助工程为进站道路,由风电场检修道路直接引接至***kV升压汇集站,长度约0.3km,宽度6m;站内道路城市型混凝土道路,***kV及主变区的道路设置为环形道路,站区大门至主变区的运输道路宽度为4.5m,主变运输道路转弯半径不小于**.0m;电容器的运输道路为4.0m,转弯半径为9.0m;**kV配电室(单层框架结构,总建筑面积***.**m2,建筑高度6.9m。);***kVGIS室(单层框架结构,总建筑面积***.**m2,建筑高度**.2m。);***kVGIS室(单层框架结构,总建筑面积***.**m2,建筑高度**.2m。);二次设备室(单层框架结构,总建筑面积***.**m2,建筑高度5.7m。);柴发室(单层砖混结构,总建筑面积**.**m2,建筑高度4.8m。);附属用房及泵房(两层钢筋混凝土结构,占地面积***.**m2,总建筑面积***.**m2。);办公楼(两层框架结构,占地面积****.**m2,总建筑面积****.6m2,建筑高度9.**m。主要布置有办公室、会议室、倒班室、活动室、资料室、餐厅、中控室(兼消防监测)等。);警卫室(单层砖混结构,占地面积**.**m2,总建筑面积**.**m2,建筑高度4.5m。)。公用工程为一座生活泵房,内设变频给水装置一套,(Q=**.7m3/h,H=**m,N=4kW,两台泵,一用一备,带气压罐),紫外线消毒器2台,通过二次加压向站内生活用水点供水,**m3不锈钢生活给水箱,以满足站内一周生活用水量;雨水经站区地面自然坡度散排,室内生活污水系统采用单立管排水系统,污水自流排入室外污水管网,室外设一座化粪池、一座地埋式污水处理设备和一座集水池(***m3);办公楼、附属用房及泵房、警卫室、二次设备室等建筑物及房间均采用中温辐射式电加热器采暖,柴发室内采用防爆型电加热器。采用预制舱的配电用房,可采用电暖器采暖。环保工程为建设容积为**m3的事故油池;设置危险废物贮存库。临时工程为施工场地依托风电场施工营地,占地2注册后查看0m2;施工便道依托风电场施工便道,占地面积1注册后查看0m2。 本项目永久占地3注册后查看1m2,总投资2注册后查看4.**万元,其中环保投资**万元,占总投资的0.**%。 建设性质为新建。 | 主要环境影响及对策: (一)落实生态环境保护措施。合理规划、设计施工便道及场地,尽量减少占地,作业区四周设置彩带,控制作业范围。尽量减少在水源保护区施工作业面。禁止施工人员越线施工;施工人员和施工机械不得在规定区域范围外随意活动和行驶。减少地表开挖裸露时间、避开雨季及大风天气施工、及时进行迹地恢复等。按设计要求对施工占地开挖部分进行覆土,并进行平整夯实,以减少水土流失;对作业区等施工扰动区地表进行平整,必要时进行喷水增湿,以便自然植被的生长恢复。施工结束时及时清理现场,做到“工完、料尽、场地清”,对临时设施、道路等施工扰动区地表进行平整,对道路进行固化处理,增加升压汇集站绿化面积。 (二)落实大气污染防治措施。加强对施工现场和物料运输的管理,保持道路清洁,管控料堆和渣土堆放。对裸露地面进行覆盖,易起尘的临时堆土、建筑材料运输车辆等场地采取密闭式防尘布(网)进行苫盖及洒水降尘等有效措施,严禁露天堆放粉砂状建筑材料和施工垃圾。禁止将包装物、可燃垃圾等固体废弃物就地焚烧。大风天气禁止施工作业,严格控制和管理运输车辆及重型机械的运行线路和范围。施工扬尘排放须执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注册后查看7-****)。 (三)落实水污染防治措施。施工营地生产废水依托风电场施工期生产废水处理设施经沉淀后回用于洒水降尘,不外排。施工期生活污水依托风电场化粪池处理后,定期拉运至当地生活污水处理厂处置。运营期生活污水经地埋式一体化污水处理设施处理后须达到《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排放标准》(DB 6注册后查看5-****)表2中B级标准,冬储夏灌,无废水外排。本项目设置一座***m3的集水池,可基本满足本项目冬季生活污水的储存需要。 (四)落实噪声防治措施。合理布置施工现场,采用低噪声型的机械设备,对动力机械设备进行定期维修、养护。施工期厂界噪声须满足《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注册后查看3-****);运营期升压汇集站首选低噪声主变,合理布局站内电气设备及配电装置。做好设施的维护和运行管理,定期开展环境监测,升压站厂界噪声须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注册后查看8-****)中2类标准。 (五)落实固体废物防治措施。施工期包装袋和废旧材料由施工单位统一回收;不能综合利用的建筑垃圾送至市政部门指定的建筑垃圾填埋场处理;施工营地设置垃圾箱(桶),生活垃圾及时清理并集中存放,定期拉运至青河县垃圾填埋场统一处置。施工期间各类固体废物堆场及堆料场设置不得占用水源保护区。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土石方、建筑垃圾、生活垃圾应分类集中收集,施工结束后应将混凝土余料和残渣及时清除,以免影响后期土地功能的恢复,及时做好迹地清理工作。运营期生活垃圾采用垃圾箱临时存放,定期拉运至青河县垃圾填埋场统一处置;事故废油及变压器维护、更换和拆解过程中产生的废变压器油暂存于事故油池内(容积**m3),并定期交由相关资质单位进行回收处理;废弃的含油抹布和劳保用品,暂存于危险废物贮存库,及时交由有资质的单位回收处理;废铅蓄电池不在升压汇集站内贮存,委托有相应处置资质单位回收处置。一般固体废物贮存、处置执行《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和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1注册后查看9-****)要求。危废管理须严格按照《危险废物收集 贮存 运输技术规范》(HJ****-****)及《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注册后查看7-****)相关要求,对危险废物储存、贮存设施的运行进行管理,建立管理台账记录、设置警示标志;事故油池的设置按照“防渗层为至少2mm厚高密度聚乙烯,或至少2mm厚的其他人工材料,渗透系数≤**-**cm/s”要求进行基础防渗。 (六)电磁环境保护措施。合理布局,升压汇集站按功能分区布置;制定安全操作规程,加强电磁环境监测;开展职工安全教育,并进行电磁环境基础知识培训,在巡检带电维修过程中,尽可能减少暴露在电磁场中的时间;设立电磁防护安全警示标志,做好设施的维护和运行管理,禁止无关人员靠近带电架构等。升压站运行时产生的电磁须满足《电磁环境控制限值》(GB****-****)中的规定限值(电场强度≤4kV/m;磁感应强度≤***μT)。 (七)强化环境风险防范措施。严格落实《报告表》中提出的各项环境风险防范措施、环境管理及监测计划;建立完善监督、检查、管理制度,定期开展巡检、保养、维修等工作;加强对事故油池及其排导系统的巡查和维护,做好防火、防电击等风险防范措施;规范编制环境风险应急预案,配置齐全应急物资,完善应急管理制度,做好应急演练及培训工作,严防发生火灾及变压器油跑、冒、滴、漏事故。 |
听证权利告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自公示起五日内,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可对拟做出批准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决定要求听证。